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促進了家政服務業的發展,但在服務供給與社會需求之間,依然存在差距。一方面是十分被看好的潛在市場,另一方面是缺乏科學監管制度和統一規范標準的行業現狀,家政服務行業的發展困境亟待破題。在北京家政服務協會秘書長徐化愚看來,家政服務行業發展水平的提升,需要在統一服務標準、凈化行業環境的同時,提高從業者技能水平,培育企業和個人的服務意識。
亮明企業身份
家政行業是一個區域性較強的行業,以門店5公里范圍內的人群作為服務對象,形成了當下分散的市場格局。尤其在近兩年來,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家政服務市場巨大的市場潛力逐漸彰顯,大大小小的家政服務公司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。但在行業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,家政服務行業發展中的一些歷史遺留問題,也讓消費者對整個行業缺乏信心。業內人士表示,保姆虐待兒童、老人,隨意抬價、無故辭職等問題屢見報端,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行業在發展中存在的隱憂,對于消費者而言,加大了對家政企業的選擇難度。在此背景下,統一市場規范,讓企業在消費者選擇時亮明身份顯得尤為必要。
去年7月,由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的國家標準《家政服務機構等級劃分及評定》正式出臺,并定于今年2月起實施。國家標準以家政服務企業的綜合實力、人力資源、業務管理、服務質量4個方面作為衡量指標,由專門機構進行打分、評級。徐化愚表示,北京家政服務協會今年引用國家標準對本地企業進行評星定檔,以此幫助消費者確定各家政服務機構的級別水準。據了解,北京家政服務協會已于日前對2014年市內獲批的星級單位,開展了星級機構監督復審工作,并確定了15家星級機構。“星級評定工作將在日后逐步完善,協會也將根據北京企業特點及發展現狀,在國家標準基礎上做出改善”,徐化愚表示。
強化自律建設
評分定檔只是企業服務能力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,而對于企業發展來說,還需要做實基本功,加強自律建設。業內人士表示,在目前家政服務行業的發展中,缺乏嚴格有效的第三方監督體制,協會本身作為社會團體,主要進行企業間、企業與消費者的協調工作,企業的服務水平提高更多依賴于自主提升。
事實上,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,傳統服務企業已經充分意識到加強自身服務水平升級的重要意義。在日前舉辦的北京家政行業自律座談會上,提升一線工作人員的技能水平、塑造企業的誠信形象被視為企業自律水平提升的重點工作。目前,各個生活服務協會每年會舉辦技能大賽,但提高行業整體的技能水平,還需要企業自身對員工培訓的重視。徐化愚稱,在近年來開展培訓工作的過程中,很多行業企業逐漸意識到,需要培訓的不僅是工作人員的技能水平,還有管理人員的經營理念,未來協會也將在全方位培訓方面加大支持。而在誠信經營方面,目前行業內已經成立了專門的誠信測評專家委員會,督促成員企業進行誠信建設。